8月24日至28日,第三届“福建日本友城青年同游八闽”活动成功举办。来自琉球大学、冲绳国际大学、冲绳县立艺术大学、名樱大学及冲绳县政府的30名师生及工作人员访闽,走访福州和武夷山两市。期间,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选派学生与代表团成员结伴同游。
在欢迎会上,省外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黄劭蓉向客人们介绍了福建的发展情况。她表示,福建与冲绳隔海相望,历史渊源深厚,交流交往密切。早在六百年前,福建的“闽人三十六姓”便远渡重洋,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航海知识和文化理念,为琉球王国的发展和两地文化交流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至今日,在冲绳依然能看到许多与福建文化交融互鉴的印记。这份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是两地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更是青年一代继往开来、共创未来的坚实基础。她希望各位青年朋友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文明交流,深入学习“闽人三十六姓”、柔远驿和友城结好的历史,生动讲好闽琉故事;发挥聪明才智,积极为两地发展与合作建言献策,贡献青春智慧力量;勇担和平使命,热情投身友好事业,共创闽琉交往的美好未来。来自琉球大学的大城志织同学表示,自己通过研究琉球汉诗,了解到福建有武夷山、琉球馆。期待此访可以追寻琉球诗人的足迹,领略诗中的美景,将来努力发挥所学,成为促进两地友好的桥梁。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的郭永金同学说:“参加这次国际交流活动意义非凡,不仅提升了口语能力,还结识了许多冲绳朋友,为我一个月后的留学生活做好了准备。希望能发挥所学,为两地的友好交流做出一点贡献。”
在福州,中日青年们走访琉球人墓,聆听数百年前琉球先人的在闽故事;参观福建冲绳友好会馆,寻访两省县交流的友好印记;体验非遗漆扇,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走访南公河口文化街区,探寻琉球贡船来闽足迹。在三坊七巷景区,青年们纷纷在“爱心树”下打卡,流连于水榭戏台间,在名人故居前驻足感悟“半部中国近代史”的建筑及文化魅力。祭拜琉球人墓时,冲绳代表团师生还特地准备了一支“卡嘉迪风”舞,以表达对琉球祖先的感激之情。
在武夷山,中日青年们欣赏了《印象大红袍》演出,感受武夷山的茶与民俗文化,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冲绳国际大学的我部副教授感慨道,武夷山可以观茶、品茶、采茶,还有令人震撼的印象大红袍表演,以茶为主题,将旅游、艺术、科技、文化整合为一个系统,全力打造茶产业,非常值得冲绳学习。
在南平市建窑陶瓷研究所,青年们领略建盏烧制技艺的魅力;走访武夷精舍,探寻朱子传道授业的历史足迹;参访燕子窠三茶统筹馆,深入学习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新思路与发展成果;走访武夷星茶业,了解了企业发展沿革、制茶工艺、茶种资源。来自冲绳县立艺术大学的子安崇文展示了茶道里千家流派的点茶技艺,氤氲茶香中,话题从茶延伸到了生活光景。回顾在武夷山的两天生活,琉球大学的新垣小春开心地说,武夷山空气清新,河流清澈,充满大自然的气息,非常宜居。
在交流会上,两地师生们踊跃分享了对此行的感想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琉球大学的金城教授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虽然时间不长,但感受到了福建与冲绳两地的友好情谊与深厚的历史渊源。”冲绳国际大学的永吉庆弥说,想要学习更多关于福建的知识,更深入地了解福建。冲绳国际大学的吉田千夏谈道,希望福建和冲绳能够一直友好下去。其他冲绳学子也纷纷表示,回乡后将把所见、所闻、所感告诉亲友,并将认真学习中文,为两地的友好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福建日本友城青年同游八闽”活动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本届活动分两期,接下来我省友城长崎县的青年学生代表团将于9月访闽参加活动。
一审:邱筱燕、徐子航
二审:陈嘉林
三审:周国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